搜索

川茶片片展春光

2
发表时间:2024-03-29 06:44来源:西部时报

QQ截图20240328164341.png

随着气温的升高,四川全省大部分茶园迎来采摘期。日前,笔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3月25日,四川全省茶园开采面积已突破450万亩,占四川投产茶园的九成左右,整体生产进度较往年提前一周。

为确保茶叶“应采尽采”,早在去年底,四川省内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针对茶叶主产区及劳务输出区建立了用工需求对接机制。同时,省级层面开始,分区域协调金融机构和电力、燃气等相关部门及企业,全力保障春茶加工企业用能需求和融资问题。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清明节前后,川内大部分茶叶产区将进入产量高峰时段(洪峰期)。对此,各级正在筹划举办茶文化旅游节、开采活动周等,以形塑品牌、拓展销路。

平昌

为春茶生产保驾护航

立春催嫩芽,雨水采新茶。眼下正是茶树生长的关键期,也是采摘茶叶的黄金季节,巴中市平昌县10万亩“头茬”春茶陆续进入采摘期,茶农们纷纷抢抓农时,全力做好春茶采摘工作,赶“早”供应市场。

在平昌县邱家镇石龙村生态有机茶园,来自县茶果局的技术人员正在向当地茶农讲解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随后,茶农们挎着竹篓,在翠绿的茶园间穿行,手指上下翻动将一片片嫩芽落入篓中。

茶叶生产过程中杀青、搓茶、炒茶、烘干等道道工序都离不开电,对供电质量要求也很高,在春茶生产关键时期,国网平昌县供电公司主动对接茶厂企业,组织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上门为茶农茶企制茶线路和设备进行“体检”,为春茶生产用电保驾护航。“明前茶上市在即,这几天我们到茶叶厂,了解茶叶生产情况和用电需要,对茶叶加工厂的用电线路、刀闸、接头逐一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进行安全用电宣传,确保茶厂用电无忧。”国网平昌县供电公司云台供电所台区经理何国远说。

“平昌种茶的历史久远,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种茶。”平昌县茶果局副局长杨友德介绍。经过专家反复调研论证后,该县把茶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来抓,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种茶大户,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山坡地、撂荒地等闲置土地,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规模发展茶叶产业。

峨眉山

展“能人”风采

3月20日,由峨眉山市总工会牵头,峨眉山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委人才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符溪镇人民政府、峨眉山农发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峨眉山市第四届手工采茶制茶职业技能竞赛,在位于峨眉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东部智慧茶园核心区域的嘉峨茶谷举行,来自峨眉山市各乡镇的采茶制茶高手相聚赛场,一展采茶制茶“能人”的风采。

此次大赛旨在进一步实施峨眉山市“人才兴茶”战略,促进职业技能提升与壮大优势产业相结合,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的手工艺人和高素质农民队伍,推动传统采茶制茶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助力“峨眉山茶”高质量发展。

本次比赛分采茶与制茶两项内容,共10支代表队52名选手参赛。其中,41名选手参加采茶比赛,11名选手参加制茶比赛。赛场上,选手们各展神通,大显身手,场面十分激烈。茶山上,采茶选手们争分夺秒地穿梭在翠绿的茶园间,手法熟练地采摘春茶嫩芽。制茶比赛现场,选手们的双手在炒茶锅中有节奏地翻炒着茶叶,抛、翻、抖、揉、撒、抓、压等多种手法交替炒制,动作一气呵成,展现出了参赛者炉火纯青的制茶技艺,渐渐地,一股股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弥漫了整个赛场。

纳溪

小茶农一起“趣”采茶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中心小学近日开展小茶农一起“趣”采茶基地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劳动实践,以劳动教育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们穿上劳动服,化身“小茶农”,背着自制的茶篓,有序走进绿色茶园,在听了老师介绍有关采茶的安全和要点后,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采茶活动。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群,沐浴着幽幽茶香,迎着凉爽的山风,或轻捏或瞬提,小心翼翼地将嫩芽采摘下来放进篓中。他们小小的身影在茶树间来回奔忙,精心挑选、轻采轻放,漫山遍野的欢声笑语勾画出一幅蓊郁青山采茶忙的劳动画面。整个采摘过程中,同学们互相配合,精心挑选,体验采茶乐趣,经过一个小时的劳动,收获了一筐筐碧绿的劳动成果,心中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近年来,打古镇中心小学着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狠抓学生素质综合提升,立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县

绿了青山,也甜了村民的日子

在高县蕉村镇青云村,连绵茶山尽情吐翠,饱满茶芽矗立枝头,茶农们穿梭在整齐的茶垄间,十指翻飞将鲜嫩茶芽采入竹篓。明前茶上市早、品质高,价格也格外喜人。

“种了10多亩茶叶,今年的首茬乌牛早鲜叶卖到了100多元一斤,这几天气温高,茶叶长得快,得抓紧时间采摘,才能卖到好价钱。”茶农易元江说,今年的首批春茶已为他带来了5万多块钱收入,目前采摘的茶叶虽然没有首批春茶价格高,但采摘量大,每天五六百块的收入依旧让人干劲十足。看着满山青翠的茶树,易元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春茶采摘需要大量人力,在高县落润镇公益村的“蜀山茶海”万亩生态茶园,广袤茶山上随处可见工人采摘春茶的身影。村民张德琴每天都会前往茶山帮忙种植大户采茶。“一天能有100多块的工资收入,家门口就能赚钱补贴家用,还是很不错。”说话间,竹篓里嫩芽已满。

茶产业是高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高县已建成南部18万亩茶叶产业带、8个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4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每年仅春茶采收、加工生产就能带动全县4万多户茶农实现人均增收过万元。片片绿叶,不仅绿了青山,也甜了村民的日子。

茶农采茶忙不停,各大茶企也正开足马力,抢“鲜”赶制新茶。在四川龙溪茶业有限公司的制茶车间,机器轰鸣、茶香四溢,工人们有序地开展摊晾、杀青、烘干等工序,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

“从春茶大面积开采以来,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日均加工鲜叶在5000-10000斤左右。”该公司总经理严茗介绍说,在今年召开的第十七届宜宾早茶节上,企业签订了3000多万元的茶叶订单,除此之外,线上、线下也有不少订单陆续“飞”来,企业正组织人手,加紧生产,有望超额完成一季度1500万元目标产值,实现“开门红”。

高县现有各类茶叶经营主体250余家,面对春茶市场的持续火热,各企业除了在生产上开足马力外,在销售方面也是做足了功夫,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方式,“线上+线下”全面铺开销路,及时将春茶送到前端市场,让高县好茶,香飘四海。

茶农抢摘,茶企抢制,茶商抢购,开启了春天里的茶叶经济。据悉,截至目前,高县春茶鲜叶产量达到2万余吨,累计产干茶4850吨,综合产值38.9亿元。今年,全县预计可产鲜叶12.9万吨,干茶3.15万吨,综合产值77亿元。

巴中

万亩春茶进入采摘季

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蔡家湾村大观梁茶园抓住春茶上市的好时机,组织当地富余劳动力采摘春茶,一手抓茶业发展,一手抓村民致富。

春日的大观梁茶园里,弥漫着一股清香。漫山茶叶为山头换上了绿装,放眼望去,一行行错落有致的茶树长势喜人,一垄垄精修打理的茶树抽芽吐绿,园内茶香弥漫,沁人心脾。采茶工人们三三两两分布在茶山中,腰间挎着小竹篓,迎着暖阳,娴熟地采摘着茶青。

“我们这个茶品种也很好,所以采茶的时候我们也非常小心,不能伤到茶叶,这个茶的产量也非常高,我们一天能采三到五斤左右。”清江镇蔡家湾村村民王彩霞说道。

春茶采摘事关百姓增收,三月以来,气温持续回升,茶叶长势较快,春茶一日一价,必须抢抓晴好天气及时采摘。茶园组织附近村民进园采摘,不仅解决了茶园的用工问题,还能帮助村民们务工就业,整个采摘旺季,人均收入万元以上。“我们在家带娃娃的同时在大观梁采点茶,也有一笔很好的收入,一个月也能挣到2000多元。”清江镇蔡家湾村村民陈利说。

近年来,大观梁茶园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和水质等宜茶优势,种出的茶叶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口感佳、品质好。今春光照好,雨量充分,茶叶质量也提高了不少,茶园经济效益也有了保障。600余亩的茶园,茶产量可达20余吨,预计可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

据了解,清江镇现已建成2000亩茶叶种植基地,该镇利用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吸引季节性用工平均每天70余人,实现茶叶年产值5000余万元,带动周边1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茶产业已成为促进附近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产业兴旺是基础,群众幸福才是目的。近年来,巴州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加快将“小茶叶”打造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农业支柱产业、农民致富拳头产业,逐步实现“小茶叶”生态产品价值的多重变现。

截至目前, 巴州区已经累计引进浙江茶企 9 家,从无到有发展茶叶基地1万余亩,建设加工厂8家,实现年产值1.5亿余元,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带动脱贫人口年人均增收1.8万余元。2023年,巴州区被列为全国优质富硒茶优势产区。

雅安

各大茶园迎来春茶采摘期

雅安市雨城区各大茶园迎来了春茶采摘的最佳时期,茶农们在春茶采摘中忙碌,各茶企也开足马力加工茶青,2024年第一批春茶已抢鲜上市。

目前,在草坝镇合江村云台山的万亩茶园里,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嫩芽勃发,散发出阵阵清香。茶农们穿梭在一垄垄茶树间,十指灵动、指尖翻转,一片片鲜嫩的芽尖便被收入茶篓中,呈现出一幅“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的春日美景。

“这几天温度高,茶叶长得快,大家都在抢着时间采茶,一斤茶能卖100元-115元,算下来也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草坝镇合江村党总支副书记杜朝英介绍,随着采茶进入高峰期,村民们都加入了采茶队伍。本轮的春茶采摘不仅盘活了本地闲置劳动力,更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振兴。

据介绍,近年来,合江村始终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擦亮合江村“贡茶之乡”的金字招牌,他们积极打造电商孵化中心,培育电商直播人才,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为农产品销售拓宽了渠道。

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已有50余家茶叶加工主体利用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茶叶销售渠道,许多茶叶加工主体还建立了“茶企+基地+客商”的闭环模式开展订单加工。预计,今年全区春茶干毛茶产量可达0.68万吨,春茶交易额约5.3亿元。

荣县

“茶经纪”发挥大作用

3月下旬的一天傍晚,54岁的曹金荣像往常一样坐在家门口,等着经纪人刘兰英上门收茶。这个过去家庭年收入仅1万余元的庄稼汉,如今靠种茶一年收入可达15万元,过上了惬意富足的生活。

曹金荣所在的自贡市荣县双古镇,3万多居民95%以上靠种植茶叶,过上了小康生活。近年来,得天独厚的优势,让荣县茶产业成为“老天赏饭吃”的产业,出口茶产值达4亿元,占全省出口茶总量的35%以上,更屡被全国饮料行业头部企业相中成为原料基地。

“朱总,又给你送茶来了哟!”同一时间,54岁的经纪人晏孟平背着收来的70斤九号高山茶,来到自贡市川芽茶业有限公司的厂房门口,把背篼里的茶叶交给工作人员过秤。

“70斤!120元/斤!”过完秤,晏孟平一算,收入350元,净赚200多元。“平均每天我要收60-70斤茶叶,多的时候上百斤,价格在115元-120元/斤之间。”晏孟平很满意自己现在的收入,“一年纯收入在5万-6万元左右。”

傍晚,在自贡川芽茶业公司收购点,一群背着背篼、骑着三轮车来送茶的村民,有熟识的和春兰茶业的老板娘说说笑笑,老板娘则催促着大家赶紧上秤。“我们是下午4时到晚上8时收茶,一天能收300-400斤。”

朱洪兵是自贡市川芽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收早春茶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待在公司,和经纪人聊聊天,问问最近茶农的情况。“每天我们这个厂房,要收1200-1500斤茶叶,有6个经纪人给我们送茶叶。”

“双古镇有茶叶经纪人200余人,他们在茶叶成熟期每天奔忙在茶农和加工点之间。经纪人的收入主要看收购茶叶的质量和数量,头部的经纪人一年收入最高的能超过30万元。”黄富勇介绍,经纪人是因需求而生的茶产业的一环,他们大大提高了茶叶交易的速度和便捷度,是荣县茶产业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在双古镇,有25家培育茶叶加工企业,200余名经纪人的茶叶全部销往这些加工点。加工点通过加工销售、代(品牌茶商)加工等方式挣取差额,获得规模效益。“2023年,我们加工了2万斤左右的鲜叶,有的自己销售,也有部分由省外茶商来收购,做成他们自己的品牌茶叶。”

筠连

监督护航采茶忙

都说“头春茶,贵如金”,每一年的春茶采摘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大早,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纪委书记朱光才便看到茶园里正在忙碌的茶农付泽群,“付大姐,采茶工人都来了吧?现在采茶能忙过来了吧?”“朱书记,得亏有咱们纪委的同志帮忙反映,现在工人们都来啦。”付大姐一脸兴奋地说。

采茶工人能及时到岗还得从朱光才一次走村入户收集茶农急难愁盼说起。

茶叶采摘、生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就走访中发现的用工短缺问题,朱光才马上向县纪委监委反映,县纪委监委驻县人社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县人社局积极搭建县、乡(镇)、村、组用工需求保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布春茶采摘用工需求,帮助茶农解决“用工荒”问题,目前已登记用工需求950余人次。

“为护航好今年的春茶生产,我们明确纪检监察干部“一对一”联系相关茶企,实现对茶企业健康发展的监督保障到位,对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的从严查处到位,确保茶厂在春茶生产期间正常生产。”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已走访茶农、茶企150余次,收集问题29个,协调督促解决问题27个,全县春茶生产工作进展有序。

万源

“小茶叶”种成“摇钱树”

达州万源的25万亩茶园陆续迎来了“明前茶”的最佳采摘期,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忙着“掐嫩取鲜”,抢抓时令赶“早”供应市场。

在万源市井溪镇猫坪村的茶山上,穿过层层浓雾,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生机勃勃。茶树间,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在一垄垄的青绿之间,随着指尖不断翻转舞动,一个个嫩芽被轻轻采摘下,放入小茶篓里,将春天的“绿意”收入囊中。

“明前茶”是茶叶市场上的高级“紧俏货”,只采摘茶树最顶部新冒出来的尖芽,收购价比普通茶叶要高出一倍多。“今年的春茶比去年早一些,我们一天能够采两斤多,一天的收入可以达到两百块钱左右。”茶农李奉珍高兴地说,一边手不停歇,不疾不徐地采着柔嫩的茶芽。

据了解,井溪镇猫坪村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发展茶产业优势明显。目前,全村共种植茶叶30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三百余人就业,人均收入比去年增长10%左右,茶产业基本已覆盖至全村家家户户。“我们今年茶叶种了三亩,长得还是可以的,你看嘛。”村民王文书热情地展示着自家的茶叶。

山间茶农“采茶忙”,山下茶厂“茶芳香”。在制茶车间里,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从鲜叶到成茶需要数道复杂的工序,摊青、杀青、揉捻、晒干,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这里的每一片茶叶子,都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叶子”。“由于天气原因,今年春茶采摘比往年提前了二十几天,但是通过我们生产工艺的提升,今年制出来的茶叶,不管是口感和香气相较往年都有很大的提升。”万源市大巴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加涛说。

立足生态有机、富硒绿色优势,万源不断培育、发展、壮大特色茶产业,把“小茶叶”种成助农增收的“摇钱树”,有效实现了特色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已发展茶产业共25.2万亩,种植品种主要有雀舌、黄金叶、白茶等,年产量达8900吨、年产值达18.9亿元。

(参与采写:李玉、林立、杨文平、罗天雨、蒋磊、马帼才、潘越、袁聆、王成栋、邓建刚、吴平华、刘恪生、王稀、罗景萍、张浩天、赵茂君、谢颖、刘刚、杨欣雨、杨超等)


图片及资料提供:文中相关宣传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热门阅读
最新推荐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4
2024-05-07
2024-03-06
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