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西北边陲,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满族、回族等多民族群众共同生活在天山脚下、戈壁绿洲之间。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独特的民族风貌在基层社区生根发芽,逐渐枝繁叶茂。多彩的社区文化各族居民齐心协力近年来,新疆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通过优化服务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强化社区功能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各族居民之间的广泛互动、深入交流与深度融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特高压技术是输变电技术的“金字塔”,是中国制造引领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2009年,我国首个特高压工程投运。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特高压交流线路19条,特高压直流线路20条,特高压线路的输电长度超过4万公里。勇闯特高压技术“无... 行走河西走廊,满目产业向“新”:敦煌,荒滩“种”上光伏发电板,年发电量3.9亿千瓦时;玉门,戈壁产出硅氟新材料,助力航空航天产业强筋壮骨;武威,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离子治疗系统投入临床应用,累计治疗患者1500多例……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三秦大地,巍巍秦岭云海翻腾,黄土高原由黄转绿。陕西胸怀“国之大者”,牢牢守好生态底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彩云之南,碧水青峰,万物生机勃勃。云南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半年16... 本报讯 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日前召开。《“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9)》(下称《行动计划》)在会议期间发布,提出了未来5年“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下称成员国)在七个方面的行动计划。在共同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未来5年,成员国将加强对话沟通,围绕能源供应多元化、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能源可及性提升... 出南宁、下崇左、进百色,奔来宾、走柳州、入桂林,车行壮美广西,山路十八盘,青峰遮碧湾,满目芒果林,遍野甘蔗田。自然之景瑰丽多姿,现代之韵更耐人回味。探“5分钟下线一台装载机”的“柳州速度”,品“‘一根甘蔗’百亿元产业链”的“来宾甜度”,谈“种田就是种风景”的“瑶寨佳话”,听“‘鼓楼议事’促团结”的“侗乡故事”,行走八桂大地,和气迎人、新风扑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 它横亘西东、纵穿南北、联通海外、延绵万里,织就了气贯神州的能源大动脉;它将清洁能源通过一座座场站,输送到华夏大地,点亮万家灯火,开启我国利用清洁能源的新时代。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作为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有力地支撑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国庆节前夕,随着吐鲁番... 高原秋日,晴空万里,正是光伏板“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在海拔4800米的拉萨市尼木县续迈乡霍德村,一排排光伏板耀眼壮观,项目于9月底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始送出“绿电”。这是拉萨尼木霍德一期10万千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拥有高海拔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共安装28个方阵、7259个组串,年平均等效满负荷小时数达到1856小时,将大幅解决当地村民用电问题... |
2024-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