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救救”蔬菜,是谁在跟疫情防控“20条”对着干?

209
发表时间:2022-11-24 18:42来源:李瑞

  搞层层报备或随意要求居家隔离,纯属跟政策要求对着干的自我赋权和自行加码;确保蔬菜供应链畅通是保民生的应有之义,不应该等到国务院督导督查才重视

  近些天,多地被曝出现农户蔬菜滞销情况。据河南媒体报道,汝州市纸坊镇蔬菜种植面积2万多亩,但350万公斤小葱、93万公斤菠菜、19123万公斤白菜等多种蔬菜遭遇滞销,当地只能消化蔬菜产量的10%,剩下的90%通常会发往省内其他地区和省外,当下大量蔬菜被滞留在地里。无独有偶,在山东曹县,有农民为芹菜卖不出去发愁:“因为菜卖不出去……我们采取了没有办法的办法,直接把它给毁掉了。”

  疫情之下,民生不易,越是这样,越要畅通生活物资保供体系,其中也包括蔬菜供销网络——因为它一头连着需求,关系着很多居民的“一蔬一饭”,一头连着供给,关涉到太多菜农的收入生计。一旦出现大面积滞销,那伴随而至的,很可能是CPI(消费价格指数)上涨(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人们的买菜支出增加,生活品质下降;菜农的收入也会大受影响,他们辛苦一年的劳作可能都白费了,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会被挫伤。

  时下,多地出现蔬菜滞销的负面效应就已显现:一方面是很多蔬菜市场价“步步高”,截至11月初,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蔬菜价格周环比上涨了9.03%;另一方面却是部分品类蔬菜地头价降至新低,山东曹县多名芹菜菜农看着卖不出的芹菜欲哭无泪,为了给冬小麦腾地不得不将其打碎的画面,让人揪心不已。

  鉴于此次农户蔬菜滞销涉及河南和山东两大粮食蔬菜产地,它势必波及全国居民的“菜篮子”——要知道,河南省是全国头号产粮大省,蔬菜供给也不遑多让,去年以7612.4万吨的蔬菜供给位列全国地区供给第2位,而排第一的,正是山东。

  客观来看,滞销固然跟这阵子蔬菜集中上市、餐饮业受疫情冲击导致需求萎缩有关,但更主要的因素是交通梗阻。

  媒体报道就提到,有河南超市老板在网上讲述,想去8个滞销地拿菜,“前一天给每一个高速路口打电话确认,有需要村里开证明的,有需要村里和镇上同时开证明的,有开了证明告诉不让下的”;曹县蔬菜的“出县”之路也是阻碍重重——凡是外地去拉菜的车,必须提前三天进行报备,郑州和西北五省份等地的货车即便提前报备也过不去;凡是本地货车拉菜外出,即便不经过疫情风险区,回乡后也要“居家隔离七天”。

  这些“层层加码”“一刀切”的举措,显然跟优化疫情防控“20条”的规定不符。“20条”里明确要求,严禁未经批准阻断交通,并将箭头对准了层层加码等乱象。而交通部也规定,严禁以车籍地、户籍地为依据,或有涉疫地区行程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禁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货车通行,严格落实“即采即走即追”要求。搞层层报备或随意要求居家隔离,纯属跟政策要求对着干的自我赋权和自行加码。

  如今,很多地方也在“抢救”滞销蔬菜上有所行动。如河南省于11月19日专门出台了十条措施助农卖菜,不仅严禁“层层加码”,多措并举帮助菜农对接销路,还创新了“一车一证一线路,有效期内车辆可以多次往返”的办法;曹县有关部门也称,已联系本地商超等与农民对接,并帮农民打时间差卖菜。还有不少周边省份正加大对滞销地蔬菜的采购规模。

  这里面的重中之重,还在于全力畅通交通大动脉和物流微循环。“从田间到餐桌”,供需衔接不能堵在物流上,所以还得让蔬菜能运得出去,而不是只能烂在地里。

  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其中督导内容之一就是要持续保障交通物流畅通,让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要不间断协调,保障主干道和微循环畅通。

  事实上,确保蔬菜供应链畅通是保民生的应有之义,不应该等到国务院督导督查才重视。为保供应链的顺畅,国家层面早就出台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明确对整车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给予“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和免通行费等优惠政策。这条绿色通道,显然不应以防疫之名轻易堵塞。

  疫情防控进入第三个年头,供应链仍不通畅,多地蔬菜滞销现象表明,整治“层层加码”,各地务必动真格,见实效。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阅读
最新推荐
2024-04-30
2024-04-26
2024-04-23
2024-04-23
2024-04-19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