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质量发展      高招出西部

3
发表时间:2024-04-02 02:09来源:西部时报

QQ截图20240401170943.png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两会期间,“高质量发展”更是被频频提及。

今年以来,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从小处着手、从巧处着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贵州 数字化创新推动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创新应用,在服务行业管理、便利游客出游、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应。

推动“一码游贵州”平台提升完善。贵州推出黔东南州景区VR全景应用,游客可足不出户登陆“一码游贵州”平台进行线上畅游黔东南州景区;开展“一码游贵州”国际网页版建设,开发完善境外游客凭护照、港澳通行证等证件购票功能,平台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开展“一码游贵州”旅游年卡活动,对接多个景区联盟卡,提升景区销量的同时丰富游客出行权益,推动省内全域智慧旅游发展。

推动景区视频监控平台改造提升。贵州开展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提升工作,推动贵州全省景区视频监控数据接入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开展景区视频监控平台迁云及提升改造工作,提升景区视频画面质量和稳定性,强化文旅智慧监管能力。

建设贵州博物馆精品展览展示云平台。贵州深入挖掘贵州文物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创新博物馆“云展览”文化内容,借用中国知网平台实施“贵州博物馆精品展览云展示”项目,在平台上展示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黔西南州博物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相关展览;制作“黔云展”微信小程序,实现展览、文物、博物馆、文创等版块在线即可观展览。

持续推进智慧旅游工作。贵州指导各市(州)推进旅游景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配合通信管理部门及运营企业加强5G网络在旅游景区覆盖,提升旅游景区智慧服务能力;持续推进贵州省地方标准《智慧旅游等级评定与划分》编制工作,启动《智慧旅游关键平台建设指南》编制工作;持续推动培育打造一批智慧旅游试点和示范项目。

广西 强化统筹联动

新春伊始,广西按照“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为龙头,强化广西全区统筹联动,扎实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

春节期间,依托“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桂林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旅体验和互动活动,让游客深入感受桂林漓江山水风光和文化风情的魅力。春节假期,漓江景区水上游览共接待游客45.38万人次,较2023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71.05%、72.03%。

“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提升漓江景区、遇龙河度假区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世界一流景区、度假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广西加快推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与推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同步,今年1月,《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粤桂风景道(广西段)建设工作指导方案》等相继出台。按照《环广西国家风景道总体规划》,广西将打造边关、滨海、粤桂、湘桂、黔桂、滇桂、西江和八桂8条特色鲜明的国家旅游风景道,构建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风景道旅游体系,形成环绕广西、东西南北贯通、带动沿边地区、与周边省份路网多点灵活互通的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大环线。

随着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的推进,广西大力实施“串珠成链”工程;着眼“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推动联动发展,实现景区共建、线路共串和市场共拓;持续办好、办实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创新办会机制,强化自治区主办、设区市承办、各地协同,实现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广西全区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广西将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开展“文化活化故事化”行动等;实施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和合浦汉墓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持续推进灵渠、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侗族村寨·三江侗族村寨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开展“文化润景”行动,推动文艺演出、艺术作品、公共文化空间、特色文化元素进景区,优化升级“一键游广西”平台,持续提升文旅产品供给和服务水平,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程阳八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广西近两年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广西注重做强市场主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招商工作机制,通过广西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进行场景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文旅企业做大做强,以奖代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继续实施“桂惠贷”涉文旅金融政策,促进“专、精、特、新”文旅企业发展。加快文旅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业态建设创新和升级,提高项目附加值和吸引力。通过优化服务、搭建平台、政策引导、金融扶持、宣传推广等措施,着力打造现象级文旅项目,促进“流量”变“留量”。

甘肃 强思想 学本领

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甘肃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3月5日在兰州开班。凝聚共识、提升本领、强化担当,以“开年充电”为“全年赋能”,持续推动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夺取“开门红”、实现“全年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落地落实的冲锋号正式吹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治纲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培训班指出,举办这次培训班,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认真学习落实甘肃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主要途径,是系统推进甘肃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高度重视本次培训班,反复研究课程设置,安排最新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通过培训切实增强推动甘肃文化旅游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综合能力,为甘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班强调,要深入学习,注重实效,切实把这次培训成果转化为指导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推手。一是坚定不移实施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把招商作为“一号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甘肃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借助节会等开展招商活动,力争招商项目资金到位率增长20%以上。二是坚定不移实施抓项目扩投资行动。持续谋划包装好文旅项目,推动一批单体投资3亿元以上的“专精特新”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培育一批企业升规入统,在补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确保完成文旅项目投资180亿元以上。三是坚定不移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深化“政府—文旅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机制,联合召开文旅金融发展大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好包抓联企业工作,发挥好稳增长、兴企业、活产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四是坚定不移实施产业集群打造行动。认真履行产业链执行链长部门职责,实施文旅康养产业行动,联动市州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完善《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投资项目库》,助推文旅康养产业提质增效。五是坚定不移实施消费潜能释放行动。围绕促消费、扩内需、稳投资、惠主体等任务,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聚焦市场扩规模优结构、聚客引流扩增量提质量,促进消费强势回补。申报评选一批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街区,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培育消费热点。

各市州(兰州新区)文旅部门分管领导和产业科负责人,省属有关文旅企业部门负责人,市州(兰州新区)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单位负责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单位负责人,文旅康养产业链链主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宁夏 实施“八大行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凝聚工作合力,全面实施文化培根铸魂行动、品牌培育打造行动、产品业态升级行动、项目开发建设行动、数字技术赋能行动、宣传营销推广行动、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新景观培育壮大行动“八大行动”,持续推动“宁夏二十一景”创新升级,深入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

据介绍,2023年,宁夏A级旅游景区紧盯市场需求变化,创新产品业态,增加服务供给,夯实安全基础,创新管理理念,文化引领作用明显增强,重大项目推进落地,产品业态不断丰富,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发展质量持续向好。A级旅游景区规模不断扩大,景区类型日益丰富,景区品质明显提升,发展空间逐渐拓展,管理体制更加多元,成为带动宁夏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会议提出,宁夏旅游景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一是认清大势,提振信心,厚植景区发展内涵;二是维护形象,提升质量,增强景区发展后劲;三是抓住重点,提质增效,丰富文化旅游供给;四是守正创新,精准推广,塑造景区独有IP。

重庆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扎实推动文旅行业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全方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江北篇章”的美丽愿景加速转化为现实。

江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观音桥文娱休闲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江北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九街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鸿恩寺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以来,江北区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品牌建设,摘获了多项国家级“金字招牌”。

在加强文旅品牌建设的同时,江北区还不断激发“争当旗手、争做标杆”的冲劲,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耕耘国际化资源开拓,重大项目引进创历史新高。

据江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国第4个国际旅游组织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总部落户江北嘴;江北区与新加坡楷新国际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引入重庆市首家外商独资旅行社楷新国际文化旅游开发(重庆)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泰国合资旅行社懒龟旅行社、重演金源艺术中心和奇域天空之城大型市内娱乐综合体。

此外,江北文化和旅游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市政资产化改革等一批创新改革措施,也吸引了大批文化和旅游企业争相入驻。目前,江北区文化和旅游企业总量1.3万余家,其中规上文化和旅游企业达75家,居重庆市前列。

面对当前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江北区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扩大内需,坚持在高端上发力、在业态上领先、在模式上创新,担稳担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这副担子。

以观音桥文娱休闲区为例,观音桥文娱休闲区集中分布了观音桥商圈、北城天街、鲤鱼池42号等15个特色文化和旅游项目,涵盖了北仓文创街区等5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年消费规模超120亿元。

当前,围绕一系列升级扩容载体,观音桥文娱休闲区正在加速实现面积、人流量、销售额三个翻番愿景:依托重庆首个百亿级顶级商旅文综合体——中环万象城等项目,带动核心区面积由当前的1.5平方公里扩展至3.6平方公里;大力推动存量商业项目升级改造,打造以方圆LIVE、启元光里为例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丰富体验式新消费,拉动人气增长。

为推动旅游行业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旅游行业的安全保障能力、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江北区建立了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3个市场行业主体的分类管理标准,并分片区召开4次工作培训会,对本区150余家旅游企业160余名主要负责人开展集中警示培训。

同时,江北区还建立了旅游市场主体“一企一档”,完成了辖区内119家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等信息的“一企一档”建档工作,全面掌握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江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北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总牵引,紧扣“一带双核五片区”建设,聚焦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加快构建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高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旅游消费领跑地、高品质文化生活体验地,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江北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陕西 文旅体产业集聚发展

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推动西安文旅体产业集聚发展、迭代升级。

聚焦主体培育创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实施规上企业培育行动、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打造“独角兽”“瞪羚”企业等,设立“专精特新”文旅体企业服务平台,助力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聚焦链群发展创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进文旅产业链群式、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等,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文旅体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聚焦拓展产品供给、深化业态融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实施“文旅+教育”“文旅+文博”“文旅+商贸”“文旅+工业”“文旅+农业”,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等,加快资源活化利用,推进研学游、博物馆游、工业遗产游、民俗文化游快速发展,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西藏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在西藏高质量发展建设中,西藏旅游产业依托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包括生态旅游在内多项文旅产业节节攀升,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不断发展建设中,拉萨雪顿节、日喀则珠峰文化旅游节、山南雅砻文化旅游节、林芝桃花节、那曲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等活动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品牌。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接待旅游人数从1058.39万人次增加到3002.76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26.48亿元增加到407.07亿元,增长2.2倍;2023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历史性突破5500万和650亿元。

林芝市依托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开展多种乡村游、文化游、民宿旅游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游览。错高乡结巴村位于巴松错国家森林公园内,这是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村庄。为保护林芝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当地政府转换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发展旅游业。随着游客逐渐增多,村民们也尝到了吃旅游饭的甜头。据悉,经过不断发展,目前,结巴村一共有民宿和家庭旅馆48家,2023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约250万元……

在新征程,西藏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品质环保产业链条、创造高水准幸福生活。在依法治理方面,西藏相继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等方针政策,在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准确把握新形势、立足新阶段、谋划新路径,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对雪域高原的生态保护、相关产业的长久发展起到了规范、促进作用。2023年,西藏新增日喀则、那曲市,丁青、嘉黎县等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七地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率提前实现100%目标,西藏成为全国唯一市级全域创建达标的省份。

总体看,在发展前进过程中,西藏严格落实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突出“科学、精准、依法”三大方针、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环境保护领域,西藏通过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环境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拉萨市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等政策的制定实施,构建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为美丽西藏长久发展保驾护航。

青海 出精品   强效能

今年以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快完善“1+N+X”规划体系,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繁荣艺术创作生产,深入实施艺术精品战略,打造昆仑文化、河湟文化主题剧目,满足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公共文化云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等项目。着力加强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文物安全防护工程建设。着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组建昆仑文化、柳湾彩陶文化研究院,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认定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点),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有机结合。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着力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场所服务效能,深入实施“春雨工程”,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加强旅游风景道、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标识标牌等建设。着力实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工程,常态化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加强民宿建设和品牌打造,提升内涵、提高质量,实施文明旅游“六项工程”,构建和谐文明旅游环境。着力加强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实施“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旅品牌提升行动,赴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和对口援青省市开展定向宣传推介,依托部省合作机制开展青海文旅资源宣介。着力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备战旅游旺季。

(参与采写:宾阳、姚津、杨皓越、张婧)

图片及资料提供:文中相关文旅主管部门


热门阅读
最新推荐
2024-10-25
2024-10-18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