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者仁心”吴天一:雪域高原的守护神

1
发表时间:2024-05-17 00:24作者:张丽仙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这是2021年感动中国组委会送给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的颁奖词。
        作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六十多年来,吴天一将自己的生命和激情融进广袤的青藏高原,开展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推动了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和由弱变强。而他的名字,也深深地烙在了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心中。

        一个愿望,扛起参军报国的使命担当
     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在南京,吴天一顺利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当时他年仅13岁。
       “别看我个子小,但体质好。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军报国。”吴天一说。由于文化功底良好,一入伍他便被分配至中国医科大学培养学习。

       1957年,吴天一终于得偿所愿,随着志愿军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1958年,经历了朝鲜战场洗礼的吴天一随部队回调防到青海,为响应当时“大练兵”号召,吴天一被分配至某骑兵连。“我要当一名普通兵。”吴天一说,在骑兵连他获得了“五好战士”荣誉,这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基础。

       一个决心,开创高原医学研究的新领域

       20世纪50年代末,大批青年怀着梦想,来到青海建设高原。然而,许多初到青海的内地建设者很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心慌、胸闷、头痛欲裂……

       其中一位志愿军战友让吴天一印象尤为深刻。

       至今他仍清晰记得,那位退伍战士不过20多岁,四川口音。被送来时,他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大口大口白沫从口鼻中喷涌而出……医生们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在朝鲜,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没把我打倒,在高原上得了这种怪病,看样子是挺不过去了!”患者离世前的这句话,刺痛了吴天一的心。

       此后,这种要命的“怪病”接连出现。吴天一意识到,这不是寻常的肺炎、肺充血症,而是高原低氧环境中的特发性疾病。当时,国内关于高原医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吴天一暗下决心,要闯一闯这片“无人区”!而这一决心,让他接下来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

    1978年,吴天一与同事共同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哪里海拔最高?”吴天一说,高原医学研究必须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就这样,吴天一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高原反应,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赶着驮仪器和行李的牦牛,饿了吃冻成冰坨的羊肉,渴了喝牧民的奶茶。为了拿到一份珍贵的样本,吴天一常常要一天骑行六七十华里。

        在调研途中,吴天一遭遇过六次车祸,留下14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点就戳入心脏。100天后,他又出现在了马背上。在高低压综合舱的人体实验中,吴天一耳膜穿孔;阿尼玛卿山科考,双眼白内障;长期的高原奔波导致患有慢性高原心脏病。但他无畏疾病缠身,凭借着一股韧劲,吴天一走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数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他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的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次挑战,创造高原医学史上的世界奇迹

  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也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挑战。

       “青藏铁路沿线80%的地方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在这里吸进来的氧气只有海平面地区吸氧量的一半。”

        作为医学专家组组长,吴天一带头制定出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入科普手册,送到每个筑路工人手中。

       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青藏铁路5年建设期间,14万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群体高强度作业中,这样的成绩堪称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吴天一也被人们亲切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1981年,年迈的父母希望他前往美国定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也向吴天一发出了邀请函,但是,吴天一却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属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上。在给父母的回信中,他这样写道:“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这里是我科研的根,甚至也可以说是我事业、生命的根。”几十年里,吴天一扎根雪域高原,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用青春和一腔热忱谱写出了一曲壮丽的生命华章。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编辑:斯诺

排版:斯诺

审核:文竹

实时播报,关注民生。  投稿:gaojian@xibunews.com   如有不实,侵权请联系作者。

来个“分享、点赞、再看”

热门阅读
最新推荐
2024-10-25
2024-10-18
2025-05-07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