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晚分会场 背后有故事

1
发表时间:2024-02-13 20:24来源:西部时报

■本报撰稿人 张海燕

央视龙年春晚共设四个分会场,其中两个位于西部,分别是西安和喀什。众所周知,春晚分会场的选择,从来都不是春晚本身的需要,而是综合了国家意志、社会需求、群众期望等多元因素的综合考量。

那么,龙年春晚,为什么选择了西安和喀什?

为什么是西安

西安,一直寄托着中国对“安”的追求和向往。

西安是周王朝的都城,之后,有13个朝代的七十多位帝王都将西安作为都城,因此,西安被称为“十四朝古都”。西安的名字,也一直与“安”联系在一起。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义,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公元9年,新朝始建国,王莽改为都城“常安”。

唐朝定都后,将大兴城改为长安城。

五代时期,后梁改京兆府为雍州,设大安府。

宋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曾经计划迁都长安。

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建安西王府。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

1369年,明大将军徐达命名西安府,这是“西安”的最早由来。

之后,西安府、西安市、长安县……西安的名称和归属几经变更,但始终离不开一个“安”字。

笔者尝试用AI描述西安,得到这样一段文字:

西安是一座把古典和现代化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城市,是世界上文化内涵最丰富、文化遗存叠压最厚重、古代城池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三个王朝先后建都西安,其中周、秦、汉、唐是中国历史上四个强盛的王朝。西周的典章制度、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丝绸之路”、盛唐气象均发盛于此。蓝田猿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小雁塔、唐大明宫、汉长安城、明城墙等众多遗址,是西安历史记忆中最深厚的文化标识。

西安的文化有多厚重,看看西安人的日常。西安修地铁,人们关心的不是什么时候建成通车,而是关心什么时候挖出古墓:

“有的小区地上虽然还没开盘,地下早就住满了。”

“西安连地铁都是考古队挖的。”

“每次开工都有可能直接挖进几个老祖宗家里,可比开盲盒刺激多了。”

“地铁8号线躲呀躲呀躲,还是挖出来1356座古墓,上海便利店的密度都没这么大。”

一直到现在,西安在中国文化版图中依然“声名显赫”:

美术,西安美院是全国八大美院之一,还有长安画派。

音乐,陕北民歌依然是各大视频网站的宠儿。

文学,“文学陕军”往日有柳青、陈忠实、路遥,现在有陈彦、周瑄璞、吴文莉,“陕军东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唯一一次大规模的文学现象。

话剧、舞蹈、非遗……西安总有一席之地。

2023年,是西安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西安成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举办地。

是年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这样评价西安:“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过‘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的诗句。今天我们在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由此引起全球关注。

国际在线报道《外媒聚焦中国-中亚峰会》称“英国路透社网站报道强调,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此地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中国-中亚峰会被视为中国在中亚地区取得的外交胜利。”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记者萨伍德·费萨尔表示,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见证中国和中亚关系水平的提升,以及“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感到非常高兴。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发文章指出,中国和中亚国家领导人首次齐聚西安举行峰会。这座陕西城市在历史上以长安的名称闻名,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俄罗斯《独立报》报道称:“中国—中亚峰会在中国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举行。西安被视为中国与中亚各国加强合作的连接点。这里集中了落实联合项目所需的科学、教育、物流、商业和其他方面的资源。”

2023年,西安在其他方面的成绩也令人瞩目——

启动实施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西安—咸阳一体化纵深发展,连通两市城区的地铁1号线和高新大桥等标志性项目开通。

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国内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

2023年“五一”假期,西安登上“五一”热门旅游目的地十大城市榜单。

2023年5月5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2-2023)”发布盛典上,西安入选“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过去一年,西安举办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办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古树名木保护全面加强,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成,霸陵殉葬坑入选2023“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旬邑西头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黄河文化博物馆、石峁博物馆建成开放,话剧《路遥》等5部作品入选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成功,《长恨歌》《驼铃传奇》《无界·长安》《延安保育院》等一批演艺精品市场火热,出现了一批西安“流量担当”,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不倒翁小姐姐”“李白拜拜”等。

据西安市外事办资料,西安领事馆区作为全国第九个领事馆区,以“一带一路”为框架,依托东盟、金砖五国、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辐射全球,可开展20国的签证业务,覆盖西安市内可办理签证国别的87%,成为各国领馆、商务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的集聚区,外事交往、国际经贸、文化交流的承载区,外籍人口居住生活的时尚区。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从张骞西行到中欧班列,站在历史维度上,我们重新审视西安,发现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承担了“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的使命。

为什么是喀什

诗人郭小川诗句:“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资料显示,喀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的通衢要道,曾是汉代与中亚、南亚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中转站。在汉代,带领外方使者前往中原朝贡的“西域都护”即设在喀什。因此,喀什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著名的有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噶玛噶举寺等。喀什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西域古城的明珠”,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伊斯兰建筑艺术和当地民俗文化;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之一,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明代建筑风格独特,与喀什古城、博物馆、黎明清真寺和阿巴扎克林市场合称为喀什五大景点;噶玛噶举寺则是新疆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此外,和田玉器、喀什地毯等都是当地的特色文化。

2024年总台春晚喀什分会场舞蹈编导张鹏说:“新疆有着‘歌舞之乡’的美称,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歌舞,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今日新疆。”

新疆有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从唐代开始,来自江南的茶叶就沿着丝绸之路进入喀什地区,在此小憩之后,继续踏上丝绸之路。因此,当地茶文化盛行,甚至成为必须的佐餐饮品。

在龙年春晚中,我们欣赏到了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哈萨克族的黑走马、蒙古族的萨吾尔登……这正是喀什的文化特色。在喀什街头巷尾,都能看到京剧与秦腔同台竞艺,二胡与手鼓和谐成趣,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藏族的锅庄舞、塔吉克族的鹰舞,各民族文化在此聚合融汇,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当然,喀什作为龙年春晚分会场,还要从更大处着眼。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这是喀什成为春晚分会场之一的重要原因。

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回到国内后,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后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

这是喀什成为春晚分会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非常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个原因,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发展的重视,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共同追求。

第二个原因,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外开放、对外交往方面政策的重大变化。

进一步思考,它体现了两个层面的意思:增强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需要,而对外开放是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当然,纵观今日喀什在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也能得出佐证这两个原因。

目前,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稳步推进。2022年1月,中国与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宣布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2022年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举行,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2023年5月,中国和中亚五国元首实现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即中国—中亚峰会。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2836.7亿元,同比增长50%,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9.4%。

喀什的表现,更为亮眼。

资料称,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或毗邻,有红其拉甫、卡拉苏、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和喀什航空口岸等5个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享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美誉,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进入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国际黄金大通道。

据喀什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葛宏亮介绍,喀什周边的5个一类口岸中,包括4个陆路口岸和1个航空口岸。其中,红其拉甫口岸是我国陆路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口岸,距综保区仅420公里。从喀什经该口岸到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距离为1290公里,比喀什到乌鲁木齐的距离还要近。而综保区的企业从喀什走公路运输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仅需11天时间,比传统海运要快得多。

2023年前9个月,喀什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578.9亿元,增长92.1%,占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4.8%。

2023年11月1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成立。

数据显示,喀什经开区2023年进出口贸易额为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5%,其下辖综合保税区已位列全疆4个综合保税区首位,全国第27位,进位22个名次。喀什经开区向西开放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2023年,喀什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36.8亿,同比增长71.2%。

进入2024年,喀什的精彩仍在继续。

1月25日,中国喀什至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全货运航线正式开通。本次全货运航线的成功开通,将进一步扩大喀什航空口岸开放力度,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空中通道,持续推进喀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高质量发展。

1月27日,中国喀什至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复航仪式在喀什徕宁国际机场T1航站楼举行。此次复航的乌鲁木齐—喀什—伊斯兰堡航线是继2009年停航后时隔近15年再复航。

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新疆喀什市汉唐时期莫尔寺遗址等7个项目入围。

继往开来

西安是丝绸之路东起点,是古代中国对外开放、对外商务合作的成功典范,而喀什则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响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全世界听到的最为响亮的、最有普惠性质的伟大构想。

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出现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都贯穿着中国人民谋求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和持续努力。

在2023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明确提出参与建设,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起自中国喀什,经哈萨克斯坦和里海水域至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并可延至土耳其和欧洲国家。利用该运输走廊,可将中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缩短2倍。

世界银行评估认为,估计到2030年,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将使运输时间减半,货运量增加三倍。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喀什作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国端”,势必会发挥更大作用。

包括中国-中亚峰会在内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了中国向西开放,让中亚五国乃至欧洲国家共享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美好愿望,理所当然地得到了这些国家的支持和赞扬。

最近一段时间,外交部多次提到“全球南方”,这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国际责任,也是对“新冷战”“脱钩断链”等一系列违背基本准则、侵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恶行的有力回击。

外交部长王毅在外交部2024年新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共筑和平安全的根基,中国愿同各国共聚友好合作的力量,中国愿同各国共走多边主义的大道,中国愿同各国共建发展繁荣的未来。四个“共”字,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

站在西安和喀什的土地上,我们既能感受到包容并蓄万国来朝的往日盛唐气象,也能够感受到生机勃勃、心怀天下的今日中国气象,更能够感受到和衷共济、襟怀天下的明日中国愿景。


热门阅读
最新推荐
2024-10-25
2024-10-18
2024-03-06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