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4年全国两会,这些看点值得期待!
黄埔情--两岸“和衷共济·共襄盛举”中国长城艺术大展今日在北京、台北举行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杨钰尼出生于1996年,是年龄最小的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她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名从小在梯田边长大的“哈尼姑娘”,也是一名从事哈尼梯田文化传承的青年工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杨钰尼展示了一份足有70多页的文档,里面记录了她一年来的各项履职工作。学习、宣讲、参加调研、接受采访、录制节目,这名“95后”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非遗与青年的...

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正在成为西部省份推进全域旅游的新抓手。

随着一首《打歌妹》的爆火,只要是云南人,一听到这个“不会打歌学打歌,阿哥咋摆你咋摆”的专属BGM,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跳起来。音乐响起,无论当时正在做什么,也不管身处何种场合,只要有一个人扛着音响进场,那就是绝对的硬控,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起舞。

该村名为“古路村”,原为“咕噜村”,因山上的石头滚下悬崖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而得名,是一个彝族村寨。春节期间,古路村接待了8000多名游客,这些游客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古路村的美景,引来了更多游客。春节期间,古路村接待了8000多名游客,这些游客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古路村的美景,引来了更多游客。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24年3月10日上午9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回首本届大会,“文旅”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这可能跟今年春节期间文旅火热有关。尤其是哈尔滨更是成为文旅爆发的标签,热度一直延续到今天。再加上此前成为全国文旅顶流的淄博,贵州“村BA”、“村超”,以及“山河四省”纷纷出圈,人们纷纷期待下一个淄博、尔滨式的超级IP。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

据新华社、人民网、中青网等媒体消息,回望攻坚克难的奋斗足迹,传递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的蓝图,激荡民族复兴的火热情怀……三月的首都北京生机盎然,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赴春天的盛会。沧海横流显本色,万山磅礴看主峰。近日,多位住西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讲述他们的履职故事,道出他们共同的心声——总书记的嘱托激励我们一路向前!赓续历史文脉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

春节期间,西部的美食达人们牺牲自己的假日,制作出了一道道精美的食物,为五湖四海的美食爱好者们奉献出了浓郁的新春味道。卷粉正值中国传统春节,被称为广西“深夜食堂”的侨港风情街游人摩肩接踵。归侨侨眷们制作的糖水、炒冰、卷粉、春卷、蟹仔粉、煲仔粉等特色美食挑逗着食客的味蕾。来到侨港,有一种当地的特色粉一定要吃,想吃到这种粉,得先去找一个人,她的名字叫徐国芬。徐国芬是侨越卷粉的第三代传人,熟悉的人都...

雨水过后,西部大地呈现出壮美瑰丽的自然奇观:西北白雪皑皑,正是踏雪好时节;西南绿意盈盈,却是采茶进行时。两种风光,营造出一种气象,那就是西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无限希望。不妨风雪更探微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冰雪运动成为我国许多地方人们欢度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新疆库车,各大滑雪场人流如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尽情体验滑雪带来的“速度与激情”;在四川汶川、乐山等地,赏雪玩雪同样成为新潮的过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应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博大精深,既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又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

据中国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即2月10日至17日,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0%(2023年接待观众3704.86万人次)。其中,陕西、四川、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浙江、江西8省份博物馆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策划推出特色主题展览和系列文化活动8500余个,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多地文博场馆围绕龙年主题开展“博物...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随着元宵节临近,春节压轴“大戏”社火在西北地区的展演渐入佳境。尽遣传统非遗“家珍”的各地社火,酣畅演绎着各具特色的“中国式狂欢”。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七,甘肃永登县举办“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展演活动,当地13支社火代表队同台表演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跑龙灯等绝活,还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兰州太平鼓和秧歌队紧随助阵……这座不大的县城,吸引超过1...

龙年春节假期,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旅游最为火爆的春节假期。
2月10日至17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春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累计23.11亿人次,其中包含大量“旅游过年”出行。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披露了最新数据,其中显示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

■本报撰稿人 李三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指出“‘村晚’活力四射”。春节前后,在神州大地的田间地头、农民广场、农家小院,乡亲们自己演自己、自己看自己、自己乐自己,把一台台各具特色、人气十足的“村晚”献给了父老乡亲,献给了欢乐中国。在西部各地,更是把“村晚”玩出了新花样。广西全州 外嫁女成了主角2月12日,大年初三。全州县文桥镇长坪村委栗南脚村文化活动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

春节跨境游涌现新热潮春节假期,免签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加之最近新出台的多项入境便利化措施,真正实现了“说走就走”,“想来就来”,这种“双向奔赴”不仅拉近了中国同各国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促进了境外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带动春节期间入境游市场的火热。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体验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当日通达,参与中俄蒙国际冰雪节见证“万里茶道”重焕生机,走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感受口岸和边境贸易...

■本报撰稿人 张海燕央视龙年春晚共设四个分会场,其中两个位于西部,分别是西安和喀什。众所周知,春晚分会场的选择,从来都不是春晚本身的需要,而是综合了国家意志、社会需求、群众期望等多元因素的综合考量。那么,龙年春晚,为什么选择了西安和喀什?为什么是西安西安,一直寄托着中国对“安”的追求和向往。西安是周王朝的都城,之后,有13个朝代的七十多位帝王都将西安作为都城,因此,西安被称为“十四朝古都”。...

本报讯 今年春节文旅市场活跃,多个城市游客接待量大幅上涨,尤其是一些“网红城市”,延续了此前的强势表现。携程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订单、门票订单、接送机订单,均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在古都开封,新年第一天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等热门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到了晚上,位于老城区的书店街等地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品尝各种小吃。以哈尔滨为例,2月7日哈尔滨机场保障航班起降528...

本报讯 国家文旅部网站9日发布消息称,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37.58亿,同比增长94.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1.33亿,同比增长88.5%。文旅部数据显示,分季度看,其中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2.16亿,同比增长46.5%;二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1.68亿,同比增长86.9%;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2....

本报讯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发布《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4年发展预测》(以下简称《预测》),其中显示2024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预测》指出,202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倍,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以上;出入境旅游人数超过1.9亿人次,较上年增长2.8倍以上。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课题组测算,2023年各...

热门阅读
最新推荐
2024-10-25
2024-10-18
2025-05-08
2025-05-08